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

SHANGHAI INSTITUTE FOR PUBLIC RELATIONS

王键:从五次《告台湾同胞书》看两岸关系发展历程

网站首页    研究动态    王键:从五次《告台湾同胞书》看两岸关系发展历程

201912日上午,《告台湾同胞书》发40周年纪念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而40年前197812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197911日《人民日报》正式刊发。

回顾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大陆方面先后发表过五次《告台湾同胞书》,除了1979年的第五次,还先后19501958年发表过四次,其中1958年更是在一年内三次发表《告台湾同胞书》。通观五次《告台湾同胞书》,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对台方针的历史性转圜,以及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轨迹。

第一次《告台湾同胞书》与台湾问题的由来

 194910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1950228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简称台盟19471112日,即孙中山诞辰纪念日,由台湾共产党创始者谢雪红等人在香港成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现有的八个民主党派之一)发表《告台湾同胞书》,这是新中国建立后发表的第一次《告台湾同胞书》。

与后来四次《告台湾同胞书》不同的是,第一次《告台湾同胞书》是一篇全文强调以武力解放台湾的,其政治与军事诉求非常明确,且发表的时间亦是经过深思熟虑、仔细斟酌后选定的。《告台湾同胞书》明确告知台湾民众准备配合人民解放军,共同完成解放台湾的任务”这种措辞是由当时的形势所决定的。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即将发起解放海南岛的渡海战役,大陆地区的解放战争已接近尾声,台湾成为最后一个解放的目标。可以说,第一次《告台湾同胞书》的核心内涵就是六个字:武力解放台湾。

第一次《告台湾同胞书》发表前后,台海局势的变化可谓是跌宕起伏、风起云涌。虽然194910月金门战役11月登步岛战役均告失利,但解放军对台攻击的准备从未停止过。按照毛泽东的对台部署,武力解放台湾的三步走战略为:一是迅速组建海军、空军,掌握制海权和制空权;二是尽快解放东南沿海各岛,扫清外围,建立攻台的前沿阵地;三是发起对台全面作战。

19493月,中共中央制武力解放台的战略方针315日,新华社发表题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首次提解放台的口号1231日,中共中央发表《告前线将士和全国同胞书》,提1950年的战斗任务解放台湾、海南岛和西1950年解放军先后攻占海南岛、舟山群岛主要岛屿以及万山群岛全部岛屿。中央军委还在解放军军政大学设立台湾队,集中培养解放台湾的干部19504月,中共中央再次提解放台湾为全党最重要的战斗任。第三野战军前委随即发布《关于攻台准备工作的批示》6月,毛泽东下令成立以粟裕为总指挥的前线指挥部,拟8月发起攻台战役。

风谲云诡、瞬息万变,1950625日,朝鲜战争骤然爆发6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台湾地位未定共产党军队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为由,悍然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名义巡航台湾海峡,公然以武力干涉中国内政628日,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称台湾属于中国的事实永远不能改变,我国人民必将万众一心,为从美国侵略者手中解放台湾而奋斗到底。”

面对美军压境我国东北,又值建国初始,中国中央政府被迫做出战略调整,抗美援朝暂时取代解放台湾。630日,周恩来批示海军司令员肖劲打台湾的时间往后”。美国公开干涉台湾以及解放台湾的被迫搁置,造成台海两岸长期对峙与分离的格局,这就是台湾问题的由来。

“九·三炮”与第一次台海危机

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特别是日内瓦会议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后,解放台湾又被提到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议事日程上19547月,中央军委制从小到大、由北往南、逐岛进的作战方案81日,周恩来总理发表关于台湾问题的声明,台湾是中国的领土,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这是中国的内政,决不容许他人干涉。”

此时,美国加大了对台湾当局的军事扶助。19538月,美台在台湾海峡举行首次海空联合军事演习,公开向大陆示威和挑衅。是9月,美台签订《军事协调谅解协定》,规定台军的整编、训练、监督和装备等概由美国负责,一旦发生战争,台军的调动指挥等必须得到美国的同意,协定中的防区,包括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大陈岛等岛屿,并在台北设立由美国主持协调参谋”。

为击破美台军事围堵大陆的图谋,1954723日,《人民日报》发表《一定要解放台湾》的社论,提解放台的口号93日,解放军奉命炮击金门,这就·三炮。此次炮战一直持续922日,人民解放军地炮群共作18次,击沉台军舰3艘,击4艘,摧毁炮兵阵11处,仓6座。

“九·三炮的目的是反对美国制两个中的阴谋,同时亦激化了台湾当局与美国的矛盾。美国出于其国际战略安全利益的考虑,不断强化其在东亚遏制中国的军力,但同时亦不希望被台湾当反攻大政策所牵引。几经讨价还价1954123日,艾森豪威尔政府和台湾当局在华盛顿签美台共同防御条。依据此条约,美军对台湾范围扩大至浙、闽沿海,台湾列岛成为美国围堵中国第一岛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公然将台湾置于美国保护之下,并声称要对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正义斗争,同台湾当局采共同行。这是美国粗暴干涉中国内政、军事介入台海的又一重大步骤,标志着美台军事同盟的正式形成128日,周恩来总理发表严正声明指出,台湾是中国领土解放台”是中国的主权和内政,决不允许他国干涉。

19551月,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签福摩萨决议,允许动用美台湾,随后还组美军驻台协防军援司令19541955年,美国直接干预台海的一系列事件造成中美严重对冲,也使中美处于战争的边缘,史称第一次台海危机。

为表明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反对这一侵略性、非法性条约的严正立场,毛泽东决然下令解放一江山岛、大陈岛等浙江沿海岛屿。1955118日,一江山岛战役打响,这次战役是解放军首次陆、海、空三军的协同作战。1192时,解放军攻占一江山岛25日,台军在美国第七舰下自大陈岛撤退213日,解放军登陆大陈岛。225日,浙江沿海各岛屿全部解放。

中国共产党在准备武力解放台湾的同时,也没有放弃对和平解放台湾的努力。19554月万隆亚非会议期间,周恩来总理发表声明: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缓和远东紧张局势,特别是台湾地区的紧张局势的问题 513日,周恩来总理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上提出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采取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730日,周恩来总理进一步宣告,只要美国不干涉中国内政,和平解放台湾的可能性将会继续增长,如果可能的话,中央政府愿意与台湾当局协商和平解放台湾的具体步骤。

是年713日,美国在英国、印度斡旋下作出反应,建议中美双方各派一名大使级代表在日内瓦举行会谈,当日周恩来总理表示同意81日,中美大使级会谈在日内(后在华)举行。至此,第一次台海危机解除。

“八·二三炮”与第二次台海危机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开始在东南沿海修建鹰厦铁路,浙闽、赣闽、粤闽战备公路,及福州、龙田、漳州、晋江、惠安、连城机场,1955 1956年,铁路、公路及六大机场相继完成1956年中国仿制苏联米17-5战斗机亦试飞成功。为执行毛泽东解放台湾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一步,争夺台湾海峡的制空、制海权,解放军亟待对台作战的契机。

19587月中旬,美英出兵干涉黎巴嫩、伊拉克等国,中东形势空前紧张715日,台湾当局宣布进特别戒备状,加紧进反攻大的准备。美国更从本土和地中海增调军舰、飞机,加强巡航台海的第七舰队实力,并向台湾提40枚导弹4艘登陆艇等,台海形势骤然紧张。

7月18日,毛泽东在北戴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炮轰金门,用实际行动声援中东人民的革命斗争,牵制美国的军事力量,同时惩罚气焰嚣张的台湾当局719日,中央军委总参谋部组建福建前线指挥所。就在预定炮击金门时间临近之时,毛泽东下令暂缓炮击727日,毛泽东在给国防部长彭德怀、军委秘书长黄克诚的信中,提出炮击金门的行动看一看形,并联中东问”通盘考虑研究。

然而,此刻的中美关系再度出现紧张,美国拒绝明确回答中国政府于630日提出的美应15天之内派代表恢复中美大使级会谈的通牒87814日,两岸空军在台湾海峡上空发生激烈空战811日,美国国务院发表《关于不承认中共政府的备忘录》,无理诋毁中国政府。在此期间,台湾对大陆的骚扰和破坏活动异常猖獗817日,在北戴河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第一次会议上确定炮击金门方案。

8月23日下530分,毛泽东下令炮击金门,数百门大炮齐轰金门、马祖,台军金门防卫副司令官吉星文、赵家骧、章杰等当即中弹身亡,这就是震惊世界·二三炮。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判断炮击金门是解放台湾的前奏,旋即下令派6艘航母、百余艘舰艇200多架飞机驶入台湾海峡,一时间战争风云笼罩台海,史称第二次台海危机。

在“·二三炮爆发44天内,解放军向金门射击炮弹几50万发92日,执行对金门补给运输的台湾海号在金门料罗湾附近海域遭到解放军鱼雷艇的重创98日,解放军持续向金门发53300余发炮弹,正在金门新头码头卸货号中型登陆(LSM242)遭到重击,金门台军损失惨重。

“八·二三炮爆发后,艾森豪威尔总统重申美国武台湾94日,杜勒斯国务卿不仅扬言要把美国在台湾海峡的势力范围扩大到金、马等沿海岛屿,甚至以核武器相威胁。美国随后又提出所谓方案,建议中国停止炮击金门,美国规劝台军撤出金、马,其意图是要在台湾海峡划出一永久停火线,以便实划峡而、制两个中的图谋。但美国的图谋不仅遭到中国政府的坚决拒绝,也不为蒋介石所接受。毛泽东高瞻远瞩、深谋远虑,谈谈打打打停停停打”的策略,加深美台之间的矛盾,最终使美国的图谋遭到彻底失败。

第二次《告台湾同胞书》:中国内部的问题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

针对美台在金、马问题上的矛盾,进一步促进台海两岸向有利于祖国统一的方向发展,毛泽东经过反复思考,决定暂时停止炮击,开展政治攻势。105日,毛泽东以中央军委名义发出停火指示106日,《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布的《告台湾同胞书》。这就是第二次《告台湾同胞书》。

毛泽东在第二次《告台湾同胞书》中,对台、彭、金、马的同胞说明发动·二三炮的缘由金门战斗,属于惩罚性质。你们的领导者们过去长时间太猖狂了,命令飞机在大陆乱钻,远及云、贵、川、康、青海,发传单,丢特务,炸福州,扰江浙。是可忍,孰不可忍?因此打一些炮,引起你们注意接着,毛泽东重申了一个中国原则台、澎、金、马是中国领土,这一点你们是同意的,见之于你们领导人的文告,确实不是美国人的领土。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另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点,也是你们同意的,见之于你们领导人的文告。”

在这次的《告台湾同胞书》中,毛泽东提出几点重要思想。

第一,提出中国内部的问题应该由中国人自己来解决。我们都是中国人。三十六计,和为上计”这一条指出了统一是大陆和台湾的根本方向。

第二,台湾问题要由国共两党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建议举行谈判,实行和平解决这一点,周恩来总理在几年前已经告诉你们了。这是中国内部贵我两方有关的问题,不是中美两国有关的问题。美国侵占台澎与台湾海峡,这是中美两方有关的问题,应当由两国举行谈判解决。目前正在华沙举行。美国人总是要走的,不走是不行的”这一条严格厘清台湾问题的性质。

文中提及的中美有关台湾问题的华沙会谈,是指1955811970220日期间,中美之间进行136次的大使级会谈(最初在日内瓦,后在华沙)。中国政府在会谈中始终坚持两项原则:美国政府保证立即从中国领土台湾省和台湾海峡地区撤出它的一切武装力量,拆除它在台湾省的一切军事设施;美国政府同意中美两国签订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协定。但是由于美方坚持其干涉中国内政的立场,会谈没能在台湾问题上取得任何进展,只是在中美没有外交关系的特殊情况下,成为两国保持外交接触、交换意见的一条渠道。

第三,毛泽东在《告台湾同胞书》中明确指出:十三万金门军民,供应缺乏,饥寒交迫,难为久计。为了人道主义,我已命令福建前线,从十月六日起,暂以七天为期,停止炮击,你们可以充分地自由地输送供应品,但以没有美国人护航为条件。如有护航,不在此例毛泽东的高深之举,给美国出了一道难题:如果美军停止护航,就等于接受了中国命令;如果美军继续护航,就在全世界面前暴露其干涉中国内政的真面目。这份体现出毛泽东高超智慧的《告台湾同胞书》震动了世界,它标志·二三炮”已远远超出军事斗争的意义,而进入包含政治、外交斗争的新阶段。

1013日,毛泽东又起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命令,宣金门炮击,从本日起,再停两星期,借以观察敌方动态,并使金门军民同胞得到充分补给,包括粮食和军事装备在内,以利他们固守此举的目的是对付美国人。毛泽东在这份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同志的命令中明确指出这是民族大义,必须把中美界限分得清清楚楚同时,毛泽东断然指出金门海域,美国人不得护航。如有护航,立即开炮。切切此!”

1014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会见驻美大使,再次督促台湾当局从金门、马祖撤军。为配合蒋介石同美国的斗争1020日下530分,当杜勒斯和美国国防部长麦克尔罗伊抵达阿拉斯加准备前往台湾时,毛泽东下令立即恢复对金、马炮击,及时助蒋拒美,使其获得拒绝从金、马撤兵的口实。

在解放军强大威慑之下,1023日,美台双方发布《联合公报》宣称双方认为在当前情况下,金门、马祖与台湾、澎湖在防卫上密切的关连这表明,美国被迫放弃逼蒋撤出金门、马祖的主张,而台湾当局亦就此开始放反攻大的口号,改光复大”,而这一切都在毛泽东的运筹帷幄之中。

第三、第四次《告台湾同胞书》:再次宣告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

第三次《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于19581025日(《人民日报19581026日刊印),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再告台湾同胞书》,仍然是由毛泽东亲自撰写、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

毛泽东在第三次《告台湾同胞书》中,首先肯定台、澎、金、马同胞绝大多数都是爱国的,甘心做美国人奴隶的只是极少,接着笔锋一转,直接触及美国的险恶用心美国的政治掮客杜勒斯,爱管闲事,想从国共两党的历史纠纷这件事情中间插进一只手来,命令中国人做这样,做那样,损害中国人的利益,适合美国人的利益。就是说,第一步,孤立台湾,第二步,托管台湾。如不遂意,最毒辣的手段,都可以拿出来毛泽东坚定指出美国人强迫制造两个中国的伎俩,全中国人民,包括你们和海外侨胞在内,是绝对不容许其实现的。”

为击破美国的图谋,按照毛泽东的指示,1025日以后,福建前线解放军执单打双(逢单日炮击,双日不炮)的持续炮击方针。毛泽东在第三次《告台湾同胞书》中再一次强调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点我们是一致的。美国人强迫制造两个中国的伎俩,全中国人民,包括你们和海外侨胞在内,是绝对不容许其实现的。”

第四次《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于1958111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三告台湾同胞书》(现在公开之《三告台湾同胞书》根据毛泽东手稿刊印,选自《毛泽东文集》第七卷)。这次《告台湾同胞书》依然是毛泽东亲自撰写、以国防部长彭德怀名义发表。

毛泽东在此次《告台湾同胞书》指出:鉴于金门群岛国民党军队广大官兵的良好反应,本部关于双日停止炮击金门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这四种军事目标的规定,现在宣告推广到其他一切地区的军事目标,逢双日都不打炮,打炮一律于单日行之。有些目标,例如飞机场、料罗湾的码头、海滩和船只,单日也不一定打炮,但你们的飞机船只以不来为宜,免受可能的损失。禁止美国人护航,仍如历次文告所规定。”

在坚持炮击金门的同时,中国共产党依然坚持不放弃对和平解放台湾的探索。第四次《告台湾同胞书》亦就此指出了这一点。

就其性质而言,金门炮战不求杀伤和占领,而是政治意义高于军事意义的作战。从这个意义上看,炮击金门要达到的是决不能让台湾游离于大陆、形成事实上的两个中这一政治目的·二三炮之后,台海两岸心照不宣地和平宣传,金门、马祖始终成为连接大陆与台湾的一条牢,美国妄图在台湾海峡实划峡而、制两个中的图谋在两岸的共同抵制和反对下彻底破产·二三炮与其说是一次对台军事行动,不如说是对政治攻”更为恰当。

毛泽东起草的这三次《告台湾同胞书》是一场典型意义的对台政治攻”:首先是明确要求美国早日撤出台湾,不要染指台湾问题;其次是在炮击金、马的同时,对台湾当局和广大台军官兵、台湾民众,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第三就是对大陆人民和解放军官兵明示此举是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正义之举。

毛泽东亲自起草的三篇《告台湾同胞书》目的明确、语言简洁且通俗易懂,并且妙趣横生。毛泽东始终站在台湾同胞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对美国第一步,孤立台湾,第二步,托管台”的图谋,给予无情的揭露,让台湾同胞对中国共产党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决心产生共鸣。

纵观第二、第三、第四次《告台湾同胞书》发表的时间点以及这三次《告台湾同胞书》的时代背景与具体内容,可看作是一篇毛泽东下笔千言、笔不停辍、一气呵成的《告台湾同胞书》的长文通稿,更是毛泽东对台战略思考的一部宏篇大作。

第五次《告台湾同胞书》:两岸关系发展的里程碑

自1958年大规模·二三炮之后,在两岸共同对付美国的默契下,台海局势渐趋缓和,解放军对金门打炮多打到无人的海滩上,金、马台军回击时也心照不宣,双方都打象征性和平。由此,金门炮战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一直延续1979年元旦,即第五次《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与中美正式建交之日才终止。20年期间,两岸仅通过香港维持一些贸易与人员往来。

19781226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告台湾同胞书》197911日,《人民日报》以及全国各地党报头版头条以通栏大标题形式全文发表,其内容是向台湾提出,统一中国为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应尽快结束分裂局面,统一中国。于此,并提出结束两岸军事对峙、开两岸三、扩大两岸交流等方针。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长徐向前发表关于停止1958年以来对大金门岛、小金门岛、大担岛、二担岛(大小金门及大小担岛)等岛屿所进行的炮击的声明。

第五次《告台湾同胞书》开宗明义宣告:每一个中国人,不论是生活在台湾的还是生活在大陆的,都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繁荣负有不容推诿的责任。统一祖国这样一个关系全民族前途的重大任务,现在摆在我们大家的面前,谁也不能回避,谁也不应回避。”

自1949年出现台湾问题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第五次《告台湾同胞书》是顺应改革开放与国际局势变化的必然产物1978121822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举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作出把中国共产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历史新时期。第五次《告台湾同胞书》就是在这个重要历史背景下发表的。

就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举行前夕的1023日,中国领导人邓小平与日本首相福田赳夫出席在日本首相官邸举行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批准书互换仪式197911日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接受中美建交三原则(美,废美台共同防御条”,美国从台湾撤军)。

第五次《告台湾同胞书》就此昭示台湾同胞: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任何人都不应当拂逆民族的意志,违背历史的潮流。”

第五次《告台湾同胞书》是两岸关系发展的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解决台湾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也揭开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央对台工作的大政方针体现了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核心利益,把握了时代潮流、历史趋势,反映了对两岸关系发展规律的深刻认识,引领着两岸关系发展方向,推进了和平统一进程。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年,也是大陆改革开4040年的实践表明,两岸关系与改革开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0年以来,广大台胞台商踊跃参与祖国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尤其在改革初期大陆严重缺乏外资之际,台商充当了祖国改革开放的生力军和先头兵,在各行各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说,祖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台湾同胞没有缺席。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证明,两岸关系好,台湾才有前途,广大台胞才有光明未来。同时也告诉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坚决反”,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前提。大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坚实保障。血浓于水的亲情和共同的历史文化,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不竭动力。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年来,在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下,横亘在台湾海峡的人为藩篱终被打破,两岸民众往来逐渐发展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社会各界大交流格局。

40年来,两岸关系虽然经历风雨波折,但终究冲破各种阻碍,不断开辟前进的道路40年来,正是因为和平,两岸从和平交流走向和平发展,发展到一定时间必将走向和平统一,中华民族在复兴的道路上将越走越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回眸历史,经过两岸同胞的共同努力,《告台湾同胞书》所提出的许多政策主张都已经变为现实。在当前两岸关系形势下,两岸同胞应该共同努力,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和正确道路,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分裂活动,继往开来,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

40年来两岸关系的发展是显著的,但道路也是复杂曲折的1992年,两岸双方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九二共),奠定了两岸协商的政治基础19819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第一次明确提议两通邮、通商、通19934月,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之间的汪辜会谈在新加坡举行20053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同4月,国共两党领导人在北京会晤,就共同反、坚九二共达成一致2010629日,《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在重庆签署,两岸经济合作从此开启新篇章201711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历史性会面2018228日,国台办、国家发改委经商中央组织部29个部门,28日发布《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简31条),两岸社会经济深度融合的步伐空前加速。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策主张。中央对台方针政策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推动两岸关系不断向前迈进。

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了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的基础与前提;坚决反对任何形式分裂活动。抚今追昔,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新时代是中华民族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也是两岸同胞大发展大作为的时代。展望未来,我们推动和平统一进程的能力更强、条件更完备。

 

(作者系上海市公共关系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2019年1月30日 13:27
浏览量:0
收藏